一、学院简介
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肇端于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文科。七十余年,学院杏林春满,学术薪火相传,历代学人在不同学科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,铸就了“扬葩振藻,绣虎雕龙”的学院精神。2017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首轮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。2018年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党委入选教育部“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”创建单位。2021年“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”入选教育部“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.0基地”。2022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第二轮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。
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、硕士学位授予权,下设11个二级学科博士、13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。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现有汉语言文学(公费师范)、汉语言文学(非师范)、汉语言文学(文秘)、新文科基地、汉语国际教育5个本科专业。2020年,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三级认证。
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10人,设有1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、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、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、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、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。
二、2022年人员补充计划
为进一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,现面向海内外诚聘教学科研人员若干,详细信息见下表。
 
  
   
    类别  | 
    学科  | 
    研究方向  | 
    补充人数  | 
   
   
    常规补充(引进)教师  | 
  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| 
    实验语言学、地理语言学  | 
    5  | 
   
   
  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| 
    东方文学  | 
   
   
  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| 
    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 | 
   
   
    民间文学与文化  | 
    民俗学、民间文学、人类学  | 
   
   
   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  | 
   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、民间文化与民间文学  | 
   
   
    师资博士后  | 
  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| 
    现代汉语语法  | 
    6  | 
   
   
  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| 
    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 | 
   
   
    中国古代文学  | 
    中国古代文学方向均可  | 
   
   
    文艺学  | 
    电影理论、西方文论、古代文论、文艺美学  | 
   
  
 
 
三、招聘条件
1.高层次人才
具有省级及以上级别人才称号,在业界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,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、教授职称、年龄不超过50岁。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。
2.常规补充教师
(1)原则上具有研究生学历、博士学位。
(2)原则上应届博士年龄不超过32周岁。
(3)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。非外语专业人员应具备运用一门外语阅读和撰写专业论文、开展学术报告的能力。
(4)胜任本学科主干课程教学工作,学术业绩应超过学校本学科同类人员平均水平,且具有学术发展潜力。
3.师资博士后
(1)具有博士学位,且博士研究生毕业不超过3年。
(2)原则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。
(3)符合各流动站其他招收要求。
四、报名方式及提供材料
1、请提交个人简历。
2、提供材料:
(1)毕业证、学位证(国外学历学位认证);
(2)代表性成果(论文、著作、专利等);
(3)获奖证书;
(4)项目批件;
(5)计算机等级证;
(6)留学回国人员证明;
(7)陕西师范大学补充教学科研人员审批表、陕西师范大学补充师资博士后人员审批表等。
以上材料请用PDF格式发送至联系邮箱。
各类人员招聘程序见附件1。
五、联系人及联系方式
联系人:侯老师
联系方式:029-85310054
电子邮箱:houli071619@snnu.edu.cn
联系人:王老师
联系方式:029—85310055
电子邮箱:wangtl@snnu.edu.cn
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
2022年4月11日